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從起點開始,看有哪些座標可以去,選定一個座標後繼續走下去,看看能不能到達終點(超時)
上面這個方法存在著一個小地方可以優化,那就是每一次我們要走的時候,都應該要先朝能走得最遠的方向去探索,但是理論的時間複雜度還沒有被優化。
上面的解法存在這一個問題,那就是在探索的路程中,有些節點可能會一直不斷的重複探索,像是題目中的第二個範例,第一開始的起點探索完之後,我們其實早就知道座標 1, 2 怎麼走都會走到零,當我們再一次走到 2 的時候,應該就要直接知道不要再去走了。
所以我們需要記錄座標是不是走過了,但是如果說我們只記錄座標是不是走過了,是不是還少了點什麼?因為一個走過的座標,還要去考量他是不是有用的座標能夠幫我們繼續往下走。
這樣看起來好像有四個狀態:走過 vs 沒有走過和有用 vs 沒有用。不過事實上只有三種,因為沒有走過的座標,我們一定不知道有沒有用,只有走過的座標才會知道有用或是沒有用,所以如果知道一個座標是有用或是沒有用的話,我們就知道這個座標一定是走過的。
這的觀念有了後,就可以建立一個表幫助我們記錄走過的路徑,這個表需要的記憶體看陣列的大小,一開始都是沒有造訪過的,用 None 來表示。那最後一個點一定是有用的,因為那是我們的終點,所以先將其記錄成有用的。
至此,我們就完成了時間複雜度在 的解法。